阅读历史 |

第195章 刘表主动把城池送给我们,还得谢谢我们呢(1 / 2)

加入书签

刘琦毕竟是老实懦弱之人,何况他如今才二十来岁,没经历过任何风浪和斗争,政治眼光和敏锐度方面,都还比较幼稚。

听到名义上的舅舅蔡瑁如此痛心疾首地抨击刘备,刘琦也不由没了主意,只能是略微慌神地请教:

“放归俘虏不是好事么?为何非要说是用心歹毒呢?玄德公不至于如此吧?”

蔡瑁一股恨铁不成钢的语气,叹道:“大公子,你对天下智谋阴损之士的了解,实在太少了!防人之心不可无啊!”

刘琦无奈,只好追问:“那真要如此,我们又该如何应对?”

蔡瑁想了想:“我也并非什么智谋之士,具体还得回去问异度应对之法,但我就说两点:苏飞的部将好多都投了刘备,苏飞本人也是被敌军所谓‘义释’回来的,这种人的心迹已经不能信任了。

所以,为了不寒人心,咱也不能明着褫夺苏飞的官爵,只能是回去之后,奏明主公,让主公另择理由,对苏飞表面褒奖,实则明升暗降,卸其兵权,去担任文职或闲职,做一富家翁。

再对其部下军官略加甄别,遇到有同情刘备嫌疑的,同样要从军中剔除出去,给个借口当富家翁。这两千精锐,我看倒是可以……交给大公子的表兄张允。张允如今刚刚参与执掌军权不久,尚缺嫡系精锐,他与主公也算有亲,自然比苏飞更加忠义可靠。

最后,还得让主公在给苏飞升官时,旁敲侧击暗示他,让他以后嘴严实一点,不许对人宣扬‘他是被关羽义释回来的’,就算有人问起,也只说他是靠自己突围回来的!总之就是要百般遮掩,不能让刘备邀买到这个人心和信义重诺的美名。”

刘琦听完,果然觉得有点道理。

如果不说苏飞是被俘后放回来的,只说是自己突围,那就不会给刘备军美名了,还能更突出苏飞的“矢志不渝”。

只是这种事情肯定不太好隐瞒,时间久了反而容易泄露。但是就算泄露了,也只有消息灵通的高层人士知道,其他部队的普通大头兵是不可能知道的,他们没那么信息渠道。

蔡瑁这一招,对于防止刘备拉拢荆州下层将士的人心,是有帮助的,但是对于一小撮消息灵通人士的忠心,可能会起到反效果,那些人可能会因此看清而觉得刘表虚伪。

具体怎么选,就看利弊的比例了,蔡瑁也没法帮刘表决策,回头看刘表自己怎么想。

至于蔡瑁提到的张允,如今也才刚刚三十出头,比刘琦也就稍微大了三四岁,在荆州军中还属于刚刚崛起的新秀。

张允是刘表的外甥,也就是他母亲是刘表的姐姐。历史上要七八年后、刘表将死之时,张允才爬到高位,能成为蔡瑁降曹时的左臂右膀。

现在蔡瑁提前见缝插针,利用提防苏飞的机会,栽培张允,也算是顺手为之了。

刘琦不疑有他,只能表示回去后这般请示父亲。

……

话分两头,刘琦这边被蔡瑁摆布,暂时接收了苏飞部的嫡系精锐,随后就回襄阳请命,整个事情前前后后估计也要花上七八天。

而早在刘琦出兵前三天,苏飞就已经被俘了,关羽和诸葛瑾也已经在沙羡城东南的梁子湖边立营,筹备强攻。

经过这些天的准备,沙羡、夏口双子城,已经被关羽军稳固包围,黄祖、黄射父子自然是坚决死守,多备硬弓强弩,绝不敢松懈。

黄祖原先号称有四万大军,其中还有近万人是袁术的降军。

如今蕲春的袁术降军被灭,邾县的张虎被杀,苏飞等将胆寒被迫降,江北汉南地区的军队又回归了刘表直属,黄祖有大约三分之二的军队都丢了。

最后只有一万四千人左右,固守沙羡夏口双子城,以及夏口东北边一些的西陵县。整座江夏郡只剩这三個据点。

相比之下,关羽军出战时只有两万人,但是在蕲春收降了一两千人,邾县又收降了四五千,迫降苏飞这一把一次性增长了七八千兵力。

即使前面两仗各有数百人至千余人的伤亡,两相抵消后,全算下来兵力还净增长了一万两千人,现在已经达到了三万两千人。

当然了,那些新降军毕竟人心尚未彻底归附,关羽也不敢过于重用,还得在实战中慢慢调练,每天巡视鼓舞士气收拢军心,这需要一个漫长的磨合过程。

江夏其他人都有可能投降,唯有黄祖父子是没法投降的,他们很清楚自己被打上了杀害朝廷天使的反贼之名,就算投降了也是全族被灭,只能殊死一搏。

沙羡与夏口这对双子城也确实坚固,毕竟是历史上扛了江东三代十五年的坚城,非同小可。

所以哪怕有配重式投石机,围攻上一两个月才能拿下,也已经算是很快了。以诸葛瑾之智,都不敢期待速攻破城。

别的不说,光是这两座要塞外面的护城河,就非常深浚宽阔,是直接引了长江水进入护城河的,要填河就得很长时间。

把双子城分割包围后,四月二十五这天一早,关羽出营巡视完一圈,忽然想到一个问题,便找来诸葛瑾商议:

“子瑜,如今黄祖手中还有沙羡、夏口、西陵三个据点。沙羡和夏口已经被围了,江北距离夏口不远的西陵,尚未完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