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23章 刘玄德真信义之士也(1 / 3)

加入书签

周瑜居然会出现在滁县,而且是以滁令的身份,这事儿绝对是刘备阵营上上下下任何一个人都预想不到的。

包括智冠天下的诸葛亮,亦或是作为穿越者的诸葛瑾,也都想不到——

尤其是诸葛瑾,他看过的《三国志上,可是明明白白写着,周瑜在投靠孙策之前,请为居巢令。

而且就在两个月前,鲁肃过江的时候,还帮周瑜送过信给孙策。后来孙策回信,诸葛瑾也没扣,大大方方让人给周瑜送回去了,就是往居巢县送的。

如此数重灯下黑叠加作用,让诸葛瑾完全没多想。

殊不知,正是他让人帮鲁肃送给周瑜的回信,引起了蝴蝶效应。

周瑜请为居巢令,本就是半年前的事情,当时他已经预感到袁术可能要称帝,想为跑路做些铺垫。而居巢县有一个优势,那地方是濡须水沿岸、濡须口上游的最后一個县城。

所以一旦决定跑路,从那里出发,只要突破最后濡须口这个关隘,直接就能渡过长江,非常方便。

然而,周瑜原本计划得很好,却因为诸葛瑾的出现,硬生生迫使他改变了计划——

周瑜做计划时,濡须口对岸的春谷县,还是丹阳贼祖郎的地盘,祖郎没有水军,无法阻止沿江巡逻拦截。而春谷下游不远,就到了孙策控制的芜湖。周瑜从濡须口冲出长江,顺流航行到芜湖就安全了,不会遭到袁军截杀。

但是,鲁肃送回的那封回信,给周瑜带来了更多江南的最新信息。周瑜同步完这些情报后,愕然发现濡须口对岸的春谷已经被诸葛瑾占领了!甚至连伯符的芜湖都被诸葛家侵占了!

诸葛家还有强大的水军能保持江面巡逻,子敬就是这样被太史慈截获的!

有了鲁肃的投石问路,让周瑜不敢再冒这个险,当时他就重新展开地图,仔细看了一下,孙策在长江南岸土地,就只剩牛渚和秣陵两处,对岸还是袁术的地盘。

换言之,要确保自己逃亡的绝对安全,请为居巢令已经不够了,周瑜还要托关系另请一个地方官做。

当时,周瑜可以选择乌江县、堂邑县,或者退求其次的滁县。所以他就以“愿意帮助陛下抵抗刘备”为由,请命到最前线帮袁术守土。

而袁术也不傻,知道周瑜和孙策关系好,所以始终不肯把他放在长江沿岸的河口县城,堂邑这个“第一志愿”也就因此被否决,而放到了滁县。

在袁术看来,滁县这地方跟居巢县一样,是没法直接跑的,外面河口还有一道屏障。堂邑县就在涂水河口,跟濡须口一个性质。如此,就可以用周瑜的陆战之才守土,又不担心走长江逃跑。

一切的一切,让周瑜在两个月的运作后,终于千辛万苦换到了滁县这个新的逃亡基地。

张飞入侵时,周瑜挪到滁县也还不到十天。因为时间太短,加上环滁皆山也,斥候信息传递比较慢,刘备军做计划时,都不知道这个最新情况。

……

此时此刻,两军忽然相遇,张飞听说对面是个愿意脱离袁术的降将,第一反应自然是一喜。

但很快他就敏锐地捕捉到:对方居然是来投孙策的,而且周瑜这个名字,他也隐约听过,好像是袁术手下跟孙策关系不错的一个人……

不过,张飞也不知道更多更细节的了,现在的周瑜,毕竟名声还不大。张飞此前很少关注南方人物,也不以识人见长。

于是,张飞只是粗中有细地让各部戒备,一边也不点破,然后主动迎上去,隐隐然把顺流而下的周瑜部队三面包围了。

这一切说来复杂,其实也就一盏茶的工夫就完成了。周瑜虽然智计卓绝,但是与孙策重逢的喜悦让他暂时放松了戒备,当他反应过来情况不对时,已经有些不好退了。

周瑜一看形势,来人比他兵力多数倍,而且自己麾下只有数百嫡系是战斗力有保证的,其余一千多人都是袁术麾下的本地郡兵,根本未经操练。

就在周瑜警觉时,张飞见两军即将接触、对方不易退却,终于露脸大喝,亮明身份:“我军乃是征南将军麾下!奉旨讨伐反贼袁术。你们愿意弃暗投明,朝廷自当赦免留用!

广陵都尉张飞在此!堂邑县已经被我军攻取!既是有心投诚的义士,何不早降!”

周瑜心中巨震:被骗了!居然是刘备的兵马!

他立刻飞速评估了一下形势,刚才一时大意、两军已逼近到了毫无退让余地的程度,张飞的兵马隐隐然三面包围了自己,这时候要是再想反抗,怕不是让袍泽白白送死。

而且自己来之前,已经动员过了,是来投诚攻击部队的,还给将士们讲了袁术必败,让大家统一想法。

这就等于是自己先把袁军将士的士气打没了,现在临战再要鼓动起来,怕是千难万难!士兵们怎么可能有战心?

真要是动手,估计只有自己的数百嫡系部曲会跟着干,其余都会直接放下武器。

这些考虑,说来复杂,实际上周瑜仅仅是在张飞喝令后不到十秒就想清楚了。

形势比人强,周瑜在生死压力下,被逼出一计,立刻选择了表面服软,朝着张飞走去,行了一个大礼:

“原来竟是征南将军麾下的张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