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346章 认可(1 / 2)

加入书签

第346章 认可

在对某些事情的态度上,感官会影响人对时间的判断。

如果你遇到一个尴尬的人,会觉得度日如年。但和有些人在一起,就会觉得一天一天眨眼就过去。

白天烘火,闲话拉呱,烤几个红薯解馋,天气好了就去镇上逛一逛,在人流中穿梭来往,看着那些摊位上仿佛还是上个世纪的商品,假装自己还没有长大。

晚上放烟花,泡脚,躺在一起聊天。

换做其他的女生,只会觉得一天天的重复,太无趣,要拉着你一起出去逛街。

有一次攥的太紧,提前用光了力气,没想到挣扎的老母鸡爆发出了难以想象的力量,拖着残破的喉管在家里飞了三分钟,最后一头栽到了他的床上。

大伯递了支烟过来,然后醉醺醺的点燃,居然还把大门给关上。火盆内的柴禾噼里啪啦的炸着,堂屋响着锅碗瓢盆的碰撞声。邻里乡亲间每一声烟火升空带起的响声,都会吓得躲在屋里的狗子一哆嗦。

厨房里也同样支起了火盆。

“小顾第一次来,我就觉得他是个实诚孩子。”

只有当客人进门了,他才会抬头看一眼。瞧见是顾远,他又低下头,随意招呼了一声:“回来了?”

“妈!”

“没事,我还是喜欢听他喊大锅,比姐夫听起来亲切很多。”

顾远转头找了几眼,没有发现袁荭的身影,这才来了一句名言:

“问你妈。”

“你儿子真贴心,还知道送水过来。”

这一顿酒,他好像把压在心底的念头全都说了出来。

袁荭转头说了两句,然后又聊上了。

不过这也正常。

从最初的防备,到现在的接纳:

“伱是个实诚的孩子,我没有其他的要求,只是希望你以后待她好一些。”

男人之间的承诺不需要太多,一句话足以表达出来。

转眼到了小年那天,叶文君大伯一家也回来了。

顾远回去的时候,除了叶文君,她大伯大娘都赶来送行,手里还提溜了拎着几只老母鸡:“这些东西虽然不值钱,你也未必能够瞧得上,只希望你别嫌弃。”

“咱家一年到头,家里没人,也没喂这些鸡鸭了,这是你大伯天不亮就去其他家里买的。”她婶娘还插了一句嘴,然后偷偷拽过顾远,说了几句悄悄话:

“你放心,村里、镇上的那些媒婆,大娘帮你挡着,他们也不照照镜子,哪能和咱家小顾比。今年我让她们一个都进不了家门,她们敢进来,我就拿大扫把打出去!”

“那么小的时候就没了爹妈,我又没什么能力护住她,这辈子我最放不下心的就是她。你第一次送她回来,我就知道了。可是你们年纪太小,再加上日后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?”

一一一.二五三.二一七.二

“叶文君她大伯送的。怎么打理,是搁家养着,还是先杀了?”

但大伯坐在那一言不发,气氛也逐渐凝重起来。

虽然他从来就没有担心过被偷家,但这也是叶文君大伯一家表示出来的态度。

说完,还坚定的拍了拍顾远的肩膀。

顾远笑道。

到最后下桌时,走路都歪歪倒,但他仍旧没忘喊道:“顾远,我们去厨房烤火。”

菜市场有专门做这些的人,包你杀鸡、褪毛、甚至剁成块,只要两块钱。

顾远听了,没有长篇大论,也没有急着去保证什么,只是将手中的烟蒂丢进火盆,重重点头,道:

“你放心!”

“好!”

眼瞅着说完,俩人又无缝延伸到下一个话题,没有半点结束的意思。

“爸,我妈呢?”

提溜着老母鸡,五六个小时的山路,顾远一步数里,几乎没三分钟就出现在了家门口。五金店前还是没有太大的区别,因为冬季的缘故,没有多少客人,所以老顾就窝在店里斗地主。

甚至你不去也没关系。

大伯坐在那,他当了半辈子农民,没有见过多少市面,只能以自己认知中的手法表达出感谢:每次见到顾远酒空了,就会立刻站起来给顾远满上。

“喊什么大锅,喊姐夫。”婶娘教训道。

“刚刚。”

顾远起了个身,从水壶倒了两杯水,笑盈盈的走了过去,一杯递给袁荭,一杯递给另外一个商户,“说累了吧,喝口水润润嗓子,要不要坐,我回去搬椅子?”

顾远还记得在自己小时候,袁荭杀鸡的时候,总是让自己帮忙捉着翅膀,然后念叨几句:“小鸡小鸡你莫怪,你是人间一道菜,今年早早去明年早早来。”

……

但叶文君每天都相当期盼,哪怕再无聊的事情,只要有顾远陪着就是天底下第一趣事。

商户阿姨喝了一口润润喉咙后,笑着夸奖道。

婶娘醉醺醺的开口。

从菜市场走了个来回,直到顾远把饭菜烧好,袁荭还没回来。

老顾也不以为意:“估摸着和谁聊上了吧,你手里的老母鸡哪来的?”

父子俩坐在桌前面面相觑。

他们原本是过年当天才会赶回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