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一百九十一章 皇帝家里也没有余粮啊!(1 / 2)

加入书签

贞观天子兴高采烈的时候,柯斜的扫兴之举如期而至。

长长的名册列出,让天子的脸色瞬间格外精彩。

众所周知,朕没钱!

加抚恤是理所当然的,但……

“员外郎,朕没钱,朝廷也没有钱。”

贞观天子苦涩地开口。

柯斜腹中补上一句:皇帝家里也没有余粮啊!

“臣以为,陛下不需要出钱,只是适当免租庸调就好。”柯斜挑眉。“至于征召府兵,可以安排到邻州。”

职方司殉职的人员,在一定时期是不可以公开身份的,家眷受委屈也难免,异州安置就可以免去这个问题。

貔貅天子想了想:“准了。”

当家难,柴米油盐都是钱,兵马一动就有花销。

幸好现在施行的是府兵制为主,各府有四顷公廨田,各官有参差错落的职分田,要不然更捉襟见肘!

明明大唐税赋总量逐年增长,为什么朕的手里更空了呢?

贞观天子转移话题:“听侯尚书说,你在跟杨员外熟悉司内事务,可有体会?”

柯斜笑笑:“臣入兵部司,才知道司中掌管那么多事物!不过,倒是有一点拙见,说出来怕贻笑大方。”

贞观天子佯怒:“只管说!朕看谁敢取笑!”

“比如说,长期值守的长人高六尺六寸,蕃将为武官,也入宫宿卫,这一条臣以为不妥。”柯斜侃侃而谈。“臣知道陛下以诚待蕃将,胸襟如四海,但兵不厌诈,要是蕃将起什么心思,惊扰到圣驾怎么办?”

侯君集一巴掌拍到柯斜肩头:“闭嘴!陛下自有思量!”

其实就这点,侯君集的看法与柯斜相似,隐患总是难免。

唐人的身高由此可见,二米身高的人还是有不少。

李世民沉吟许久:“这一条,兵部调派宿卫将领时自行掌控,却不可现诸文字。”

高,实在是高!

天可汗光明伟大的形象依旧光芒万丈,错的只是兵部司排班的官员。

不信你看看兵部司的文牍,哪里见了文字?

待天子离去,杨弘礼给了柯斜一个大大的白眼。

就你能,就你揽事上身。

真以为谁不知道蕃将入宫宿卫的弊端似的,要不是天子执意展示对蕃将的宠信,谁敢编那么一条上去?

哼哼,以天策上将的造诣,一名蕃将宿卫,连甘露门都靠近不了!

真以为张阿难的左监门将军是白给?

柯斜哂笑品茗,顺带翻阅卷宗。

大家都明知道这一条存在的理由,柯斜会不知道?

呵呵,表忠心的时刻,以这种痕迹不太重的方式展现出来,面子里子都有了,还不会太失格。

拍马屁这种事,其实很正常,别搞到恶心人的地步就行。

就连魏征这号喷子,偶尔都能拍一下皇帝的马屁,柯斜何德何能,可以标新立异?

六部最不便的是官厨。

抱歉,兵部没有自己的官厨,六部都是统一由尚书省供应,时不时吃一碗带壳的麦饭,嗓子喇得难受,也算是忆苦思甜了。

菜里的秦椒放得多也就算了,问题还一颗颗黑溜溜、软耙耙的,囫囵吞下去也就算了,牙齿一咬破,瞬间整张嘴都是麻的。

-----------------

日出视事,过午而退,有事当值官吏处理,这是尚书省制定的规则。

但兵部司之类事务繁重的衙门,根本没法照这规矩,经常加班加点。

虽然比不上福报,却同样劳心劳力。

申时初,柯斜才伸了個懒腰,让令史、书令史、制书令史收拾所有文牍,明天再战。

不存在用得顺手不顺手,能进入兵部的流外官,都经过专业的操练,还经过朝廷严审祖宗三代。

这个审查,历朝历代都有,不是哪一朝的专利。

最紧要的是,不能让居心叵测的人混进来,盗走兵部的机密。

所以,哪怕蒋道理他们柯斜用得顺手,也不能考虑跟着徙过来。

柯斜不可能押上自己的前程,为蒋道理他们担保。

可以肯定,划给柯斜这几个流外官中,一定有政事堂或皇帝的耳报神。

在贞观,没有什么权力是不受制约的——到后面的演变就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
走到朱雀门前,看到左骁卫翊府中郎将刘审礼一身步兵甲,严查进出的人员,特别是防范火种。

秋天,连茅草都蔫了,天干物燥,小心火烛。

二人见面,只是微微点头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

在值守期间,不必要的话尽量不说,免得被人弹劾。

磨磨蹭蹭进亲仁坊柯府,都是申时正了。

柯喜笑嘻嘻地抱着柯斜的腿:“兄长,今天我抱了侄儿。”

当然,柯喜抱的时候,牛芳芳也没完全松手。

“柯喜厉害了!今天有读书吗?”柯斜笑道。

柯喜负起小手,认真地背到了“石敢当”,笑嘻嘻地昂首看着柯斜。

牛芳芳抱着柯大有在游廊玩耍,柯大有伸出藕节一般的小手,咿咿呀呀地说婴语。

“大有说了呀,小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