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七百五十五章 真正的无厘头(1 / 2)

加入书签

“老冯,你看什么呢,看这么入神?”

“嘘!”

冯舒明正死死盯着屏幕里粗制滥造的古装剧,生怕自己走神错过了精采的点。

他爱人皱了皱眉,自己这老公有多久没有这么入神地看过影视作品了,这么多年了,自己还是第一次见他这副模样……

难不成是什么新出的神剧?

她凑过去看了一眼,却看到荧幕里一个女装大佬,正在那挤眉弄眼,直接吓得她一哆嗦。

“你看这个这么入神?”

要不是了解自己老公,她都要怀疑他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癖好了,居然看这么重口的东西……

“这是艺术,真正的艺术!”

冯舒明依旧紧紧盯着《万万没想到》,老实说,这已经是他第三次看了。

一开始他是偶然刷到这部剧的,但并没有放在心上,仔细看了眼惊为天人。

第二次他是仔细研究,尤其是在看到编剧是蒲潼以后,他再次欣赏了一遍这部剧的关键剧情。

这第三次……他在学习!

“这是无厘头喜剧片?”

作为冯舒明的妻子,她太了解自己老公的脾性,能让他这么着魔的,肯定只有这个题材。

冯舒明是个落魄导演,从业十余年,没有一部拿得出手的作品,拍了一部喜剧片,还是大扑特扑,压根没有人在意,看了的也恶评如潮。

妻子劝过很多次,说他不是这块料,但他还是不撞南墙不回头,像闷头苍蝇一样乱撞。

因为他有一个电影梦,因为他从小看着无厘头喜剧长大,他幻想着,有一天能自己拍出这样的作品。

八九十年代,港片盛行无厘头喜剧,在华语电影史留下了非常浓厚的印记,可谓是无厘头喜剧的黄金年代。

冯舒明就是从那样的环境中长大,他喜欢无厘头电影,不仅是因为那段岁月,更是因为那种发自内心的共鸣。

但近几年来,被观众接受的喜剧形式也越来越多,喜剧的地域化界限早已被打破,无厘头喜剧,也逐渐走向没落……

黄金年代过后,无厘头就不存在了,现在的大多数电影都是打着无厘头搞笑的幌子,其实只是一些网络的笑料集锦罢了。

冯舒明看不得这样的电影,他还想看到真正的无厘头喜剧,这才毅然决然的走上了这条路。

然而,他终究是高估了自己,他对无厘头喜剧确实有着自己的理解,但却写不出好的喜剧片。

很多笑点他构思的很好,但写出来又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。

在发现自己不适合做编剧后,他选择全职做导演,但当导演当了这么久,他却从来没碰到过满意的剧本。

一开始,有很多编剧拿着自己的剧本来找他,但都被他用“这不是无厘头”一口回绝……

为此,妻子说过他很多次,饭都吃不饱,还谈什么艺术?

冯舒明都准备放下自己的坚持了,但就在这个时候,他看到了蒲潼的《万万没想到》。

“这才是我想要的无厘头喜剧啊!”

那一刻,他甚至有点想哭,在这部网剧里,他真的看到了小时候喜剧片的影子。

“我想和蒲潼合作!”

看完第三遍之后,冯舒明猛拍桌子,对着老婆说出了这样的豪言壮语……

他并没有因为蒲潼的名气和身份而心生畏惧,也没有因为自己默默无闻而自卑。

他只是想和真正懂无厘头喜剧,喜欢无厘头喜剧的人合作,就这么简单。

在他的眼里,真正的无厘头喜剧是有艺术价值的,不是单纯的搞笑,那种让人笑完了又能感受到一点生活之悲,在众生皆苦的环境中也能让人笑得出来的,才是真正的无厘头电影。

而蒲潼的作品,基本达到了他的标准。

这种话要是说出去,绝对会被其他人笑死,蒲潼什么身份,他什么地位,蒲潼这么好的作品居然才基本达到了他的要求,他配?

但冯舒明并没有想这么多,他是一个忠于艺术的人,除了艺术,除了那份热爱,其他的事,重要吗?

“我支持你。”

出乎意料的,他的妻子并没有打击他,而是满脸欣慰地盯着他看,就像看着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一般……

“去找他吧!”

……

[我好火啊,我今天出门,被叫了一路的王大锤。]

陈思卿从未如此开心过,在娱乐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,他始终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和角色。

哪怕他上过春晚,饰演了远近闻名的“大忽悠”,但因为大忽悠略显年龄的装扮,很少有人能把他和这个角色画等号。

但现在,他成功塑造了王大锤这么一个形象,虽然是个屌丝吧,但架不住他火啊!

对于一个演员来说,有一个角色能让很多观众念念不忘,甚至在街上在地铁上在公车上看到你就喊你角色的名字,就是一种很大的成功了。

更何况是铭记?

王大锤这个角色已经彻底深入人心,他陈思卿,也算是彻底“影史留名”了!

不过他倒是也并没有居功自傲,因为陈思卿明白,他的成功并不是全靠他自己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