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二百五十四章 谁赢了?(1 / 2)

加入书签

节目里,汉字听写刚刚开始,伊织雪乃一脸惶恐的走上了台。

“我当时这么呆吗?”伊织雪乃看着节目里自己的傻样都有点绷不住了,他当时确实有点紧张,以至于完全没照顾自己的表情管理。

看起来也是怂的够可以的……

观众顿时懵了,虽然不知道汉字听写大会的具体流程,但听名字就知道,这节目要汉字听写啊,怎么樱花妹反而第一个上了?

“放过雪乃吧!”

弹幕甚至有些义愤填膺,人家本来就傻,你还用外语为难人家!

紧接着,在出题人听写完“终焉”两个字,并且伊织雪乃还成功写对以后,弹幕就安静了。

“我刚才听到题目都不会写,结果人家樱花妹写出来了?”

“谁同情谁啊?”

作为国人,听到汉字听写大会这种东西的时候,大多数人还是都抱有自信的,毕竟汉字从小用到大,完全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。

结果这第一个词出来,瞬间就把一部分人难住了!

也不是不会写,就是在那么一瞬间就是想不起来……等正确答案公布以后,他们却一眼能认出字来。

认识,看见一定能读懂,但听写吧,拿起笔的那一瞬间脑袋确实是空的。

随着节目的继续进行,这种场面也越来越多,明明听起来耳熟能详的词语,但就是没印象。

学生党基本不会被难倒,但走上社会尤其是常年不接触文字的打工人就不一定了,连续几个词下来,一个都写不对的也不在少数。

“目前正确率7/12,继续!”

“又错了,我就不信了。”

“居然不是言字旁吗?”

诸如此类的弹幕反复涌现着,所有观众似乎都在跟着节目里的题目自己测试。

写对的人沾沾自喜发在弹幕上炫耀,然后等待着下一道题继续证明自己;写错的人很不服气,也急切地想用下一道题洗刷耻辱……

随着节目的播放,一大批观众甚至连自己在看节目都忘了,纷纷开始较起了劲。

明明是印象里呼之欲出的字,但就是差一点思路,这种求而不得的心态就像是在玩游戏离通关就差一点,很折磨人。

都是一样的题目,所有人都在答题,这就形成了一种未免的竞争和挑战,吸引着很多人去尝试。

尤其是当一个字难倒了节目里的参赛选手,观众却会写时,这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就会相当强烈。

有些“游戏高玩”甚至直接捧着新华字典看节目,听一道题查一道题,好像在看游戏攻略一样。

本来一些观众还以为这期节目和以前一样是明星高中生日常,结果看着看着几个明星学员也不关注了,开始写字。

明星学员的热度还是高的,他们几个上台的时候,弹幕的讨论也多了一些,如果他们写错了,也有观众会替他们着急。

最离谱的是余纨纨,写到第六题,本来都写对了,但她越看越不自信,又改错了。

一大片“别改啊”的弹幕看起来急得不行,感觉下一秒就要重进节目里阻止她。

“早知道这么多人关注,我当时就自信点了!”余纨纨叹了口气,不过节目已经播出了,他们也无可奈何。

“急急急急急!”

伊织雪乃似乎是被弹幕逗乐了,人也不困了,开始乐和和的看弹幕上一群“我上我也行”的汉字高手打架。

观众都是这样,发现在节目里那么简单的词都有人写错,他们都有点手痒。

“感觉这节目在把传统文化用新形势宣传的同时,也兼顾了娱乐性和观众心理啊!”林予夕喃喃道:“能把这些点平衡的这么好,你确实是个人才。”

很多观众自己试着写了,这使得他们参与其中,也就产生了表达欲,开始了大范围的讨论。

一时间,各大平台也出现了交流听写大会心得的,有的晒自己的听写记录,有的讨论哪个字最难……更有甚者还有用书法听写的,第一时间晒出了自己的墨宝。

关于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并不少,但都枯燥乏味,而且说教意味实在太浓,跟纪录片似的,很难起到效果。

同样是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节目,蒲潼这期节目却完全不一样,不但具有娱乐性,又引起一大群人参与其中,说是寓教于乐也不为过。

观众在看节目,相关从业人员已经开始记笔记了……

“弹幕别发答案啊,没有挑战性,再这样我要关弹幕了!”

“用键盘打字谁不会啊,别秀。”

在后续的节目里,一些人开始在弹幕里“泄题”,节目里老师一出题,他们就就是把这个字打出来,彰显优越感。

弹幕礼仪是个好东西,但有些人就是不遵守,这也没办法。

节目进行到后半段,参赛选手也所剩不多,终于,蒲潼走到了写字台前,开始了他的听写。

“不是吧,他一个总导演也要参赛啊。”

“生活不易,导演卖艺!”

“导演参赛,总不能暗箱操作吧。”

“他是导演,再怎么傻也不至于暗箱操作自己吧,要暗箱操作也是偷偷把题目给余纨纨啊!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